農安縣前崗鄉段家村糧食存儲進“糧棧子”。 馮超 攝
大雪時節,松遼大地早已被皚皚白雪覆蓋,農民迎來了繁忙的賣糧季。今年,我省糧食總產量達到816.16億斤,創歷史新高。走進鄉村就能看到,農家院子里、村里的空地上,多了不少黃澄澄、如同一座座小小金山的糧棧子,立體儲存的糧食減少了糧食產后損失,無形中又造出了更多的“良田”。
年初以來,我省深入落實糧食節約行動,全面開展“地趴糧”整治。中西部糧食主產區通過鼓勵農民搭建科學儲糧倉,建設集中儲糧點,完善糧食產后服務等措施開展“地趴糧”整治,大大減少糧食損耗,促進農民節糧增收。截至11月底,全省農戶立體儲糧達到90.5%,其中,西部“地趴糧”問題突出的14個重點縣市立體儲糧達到80.8%;其他縣市立體儲糧達到98.7%,超額完成全省“地趴糧”整治年度任務。
糧食如“棧子” 減損即增產
秋收之后,農民將玉米從農田拉到家里,要儲存在自家的“苞米樓子”里。在我省西部地區,受氣候條件、農戶傳統儲糧售糧習慣、投入不足等因素影響,部分新收獲的玉米以“地趴”方式儲存,造成一定的糧食產后損失。正常年景,每年農戶地趴儲存的玉米穗總量在900萬噸左右,在遇到異常雨雪天氣或氣溫反復的情況下,糧堆底部通風不暢,底部玉米穗極易生霉,存在壞糧風險。
在長春市農安縣前崗鄉段家村,一穗穗金黃色的玉米已被裝進玉米棧子里。放眼望去,不少村民家里都建起了堅實的“糧棧子”。秋收過后,糧食直接存儲到棧子里,安全通風、防水防鼠,糧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證。村民白海波說:“以前農民都圖省事,現在我們村都響應號召,積極行動起來,基本都上‘樓子’了,像我們做這個‘樓子’,老鼠嗑不著,雪水也澆不著,最起碼糧食沒損失?!?/p>
減損就是增產,段家村堅持因地制宜、分類施策,大力宣傳推廣庭院立體儲糧方式,引導農民科學安全儲糧,“減損即增產”的理念也深入人心,最大程度減少糧食損耗。
落實引導資金 持續開展科學儲糧
為了進一步加強“地趴糧整治”工作,我省積極落實引導資金,通過使用糧食風險基金,按照每個縣市2000萬元標準,對“地趴糧”問題突出的14個重點縣市撥付2.8億元,用于支持糧食產后服務設施和農戶儲糧裝具建設。
“上棧子,碼趟子”“苞米上樓,賣糧不愁”。剛進入玉米收割季節,通榆縣各鄉村的大喇叭、巡邏車就開始了“地趴糧”整治的宣傳動員。今年,通榆縣玉米產量預計超過160萬噸。在“地趴糧”整治工作中,通榆縣派專業人員現場指導農戶搭建儲糧裝具,做好圍網加固處理。在充分尊重農戶儲糧習慣和意愿的基礎上,堅持突出典型、因村制宜、分類施策,不搞“一刀切”的原則,一體設計、統籌推進。
向海蒙古族鄉四井子村黨支部書記姜曉豐說:“這種圍網結實耐用,通風效果好,農民的接受程度比較高?!蹦壳?,通榆縣已經完成推廣制作PVC圍網簡易儲糧倉20萬個,已投入資金4000萬元,用于科學儲糧倉、集中儲糧點、PVC圍網等。
由“存糧在戶”到“存糧在庫”
我省是產糧大省,真正做到顆粒歸倉、節糧降耗,糧食產后服務中心體系建設起到巨大作用,有效地激活市場,促進農民增收、企業增效,更好地惠及省內種糧大戶。
對于種植規模較大的農戶,例如家庭農場、合作社等經營主體,根據我省發布的《關于解決“地趴糧”問題的實施方案》,鼓勵這些大規模的經營主體和糧食產后服務中心進行合作,做到擇機擇價適時售糧。2017年到2018年,國家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建設,我省共建設173個糧食產后服務中心,為農戶產后糧食提供“五代”服務,累計服務量達到1000萬噸以上。
同時,各市縣也將種糧大戶糧食的整理、儲存問題作為工作重點,通過政府牽線搭橋,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,為農戶產后糧食提供“即時結算、延期服務”等業務,農戶可將脫粒后的糧食直接送到這些企業,減少了中間環節,實現由“存糧在家”到“存糧在庫”,農戶可選擇售糧時機和結算方式,增強了農戶市場議價能力。
四平市鐵西區永信合作社今年種了3000畝地,收獲玉米1800噸。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,糧食種植及產量雖然已不成問題。這么多糧食合作社往往沒有倉容,不敢進行“籽粒收”,過去只能把玉米棒子堆放在大地空場,隔幾天就要“倒堆翻垛”,損失較大,還浪費人力?!艾F在玉米收割脫粒之后,我們立刻就運到糧食產后服務中心。這么多糧食不能堆在地里,否則一下雪就會發霉,那得多大的損耗啊?!庇佬呸r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侯剛說,玉米直接存到糧食產后服務中心,在運輸、儲存等各環節至少減少糧食損失3%以上,就相當于把掉在地上的“糧食”又撿回來了,增加了產量和收入。
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倉儲管理處處長馮錫仲說,我省計劃到2024年底,在全省基本消除“地趴糧”。消滅“地趴糧”,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、促進農民增收、實現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不但增加糧食有效供給,改善農戶儲糧條件,增強農戶抵御自然災害和風險的能力,還減少糧食損失,相當于再造“無形良田”。地趴糧的治理,還為市場提供優質糧源,降低糧食生霉風險,提高糧食品質,從而實現了農民增收,農戶可擇機擇價售糧,增強農戶市場議價能力,實現好糧賣好價。